【历史故事】大唐与日本的千年外交风云录华亿配资
大家好,我是爱讲历史的工科生狼君。今天给大家讲讲唐朝时期,中国与日本那段充满戏剧性的外交往事。
说起大唐盛世,那可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朝代之一。当时的长安城就像现在的国际大都市,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朝拜学习。我们的邻居日本,就是其中最积极的留学生之一。
故事要从公元630年说起。那一年,日本(当时还叫倭国)第一次派使团来唐朝拜。唐太宗李世民亲切接见了他们,还特意派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访。没想到这一去,就闹出了大新闻。
展开剩余62%日本方面倒是给足了面子,派出32艘装饰华丽的大船迎接,岸上欢迎仪式也办得热热闹闹。可到了递交国书环节,问题来了——日本王子死活不肯从御座上下来行跪拜礼。这明摆着是想把两国关系从父子变成兄弟,给自己脸上贴金啊!
高表仁当场就火了:你们这弹丸小国,也配和大唐平起平坐?双方僵持不下,最后高表仁直接撕了国书要打道回府。日本这才慌了神,赶紧赔礼道歉。但高表仁已经看透他们的小心思,头也不回地走了,第一次建交就这么黄了。
转眼到了663年,两国在朝鲜白江口打了一场著名的海战。日本仗着人多船多(4万大军、千艘战船),想欺负只有7000人的唐军。结果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,差点连老家都保不住,连夜在岛上修起了防御工事。
可大唐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,第二年就派使者去示好。日本却像惊弓之鸟,总觉得唐朝使者是来搞事情的,连京城都不敢让人家进。最搞笑的是671年,唐朝派了2000多人的超大代表团(47艘船)来访,日本人吓得以为要打仗,结果人家真是来帮忙平叛的。
说到这儿,就不得不提日本改国名的趣事了。他们一直叫倭国,后来才改成日本。为啥改名呢?史书上有三种说法:
1. 觉得自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(《旧唐书》说)
2. 学了汉语发现倭字不好听(《新唐书》说)
3. 白江口战败后想甩锅,假装改朝换代(也是《旧唐书》说的)
要我说啊,这三个原因可能都有。先是不懂倭的意思,后来知道了觉得丢人,正好打了败仗需要找借口,干脆连国名都改了。这操作,跟现在某些国家出了事就换首相差不多?
看看大唐这气场:不听话?国书直接撕了!派个使团都能把人吓破胆!打场仗能让对手连国名都改了!这才叫真正的强国风范!
(整理资料不易华亿配资,喜欢历史故事的朋友欢迎关注我~如果觉得有意思,也请分享给更多朋友哦!原创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)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