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文转自:湛江日报升融配资
许艺萍(汕头市潮阳区棉城中学)
一个秋日,伴随着校园梧桐染上金黄升融配资,我们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——一台智慧黑板。刚安装完毕,它便成为全班关注的焦点。我指定了班里的“电脑高手”小旭当管理员。这个平日略显文静的男孩在接过任务时,眼中闪过一丝被信任的喜悦。
然而,这份信任在一个周五的班会课上,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考验。那天,我安排学生自习后回办公室取些材料。当我返回时,本应安静的教室却溢出细碎的视频声和压抑不住的笑声。推开门的刹那,许多同学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智慧黑板播放的搞笑视频,而站在屏幕前操作的人,正是管理员小旭。“老师来了!”眼尖的同学低声提醒,一瞬间,视频被迅速关闭,教室鸦雀无声,小旭也慌乱地逃回座位。惊讶、不悦、一丝被辜负的微痛一同涌上我的心头。我刚准备开口斥责,却瞥见小旭低埋的头和已然红透的耳根,心想或许另有隐情,便压住怒火让大家继续自习,并示意小旭放学后留下。
放学后,小旭低着头蹭进办公室。“老师升融配资,对不起……”他声音细小,手指紧紧地绞着衣角。我拉过一把椅子让他坐下。“别紧张,老师叫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想法。能告诉我,为什么那么做吗?”他犹豫了一下,低声说:“这周连续考试,大家都很累……我就想让大家放松一下。而且这些视频真的很有趣。”见他有所缓和,我继续引导:“那你觉得,什么样的视频适合在班里播放呢?”小旭思索片刻,回答道:“内容健康,不能影响学习……”他顿了顿,突然抬头:“老师,我发现其实很多短视频做得特别棒,比课本知识生动。如果我们能适当观看一些有价值的视频,对学习应该也有帮助。”这个回答令我颇感意外。我原本准备了一套关于纪律和责任的说教,似乎不如他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来得深刻。
“你的想法不错!”我肯定了他,“让有价值的视频服务于学习,是一个很棒的点子。但这是全班的事,如果要开展,需要有计划。你愿意和同学们共同探讨,制定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吗?”“当然愿意!”小旭用力点头,“老师,我这就去和大家商议。”看着他迫不及待离开的背影,我暗自庆幸,刚才在班上没有用简单粗暴的斥责堵住沟通的通道。
接下来几天,小旭主动与班里同学进行了认真的讨论。在他的笔记本上,我看到了草拟的《视频分享公约》:内容必须健康向上、时长不超过15分钟、分享时间为每周班会课、提前将视频清单交由班主任审核……
第一次拿到他提交的审核清单时,我再次被震撼到了:科学短片、励志演讲、学科访谈……分类清晰,每个视频后还附上了推荐理由。“这个关于坚持的视频,很适合给大家考前打气。这个访谈,正好能补充物理课上的知识点。”他解说道。我一边倾听一边点头,心里满是欣喜:不愧是一位堪当大任的管理员!
“正能量视频分享”环节很快在班会课上“亮相”了。当小旭站上讲台介绍他精心挑选的视频时,眼神里满是自豪和责任感。同学们专注观看的模样,以及随后的热烈讨论,充分证明了此次尝试的价值。不久后,小旭进一步向我提议,在班里设立一个“视频推荐箱”,鼓励同学们匿名投稿,以丰富学习资源。那一刻,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认真负责的管理员,更是一个初具教育思维的学习者。
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:教育的真谛,不在于“堵”,而在于“疏”。当学生合理的需求被看见、被尊重升融配资,当他们的探索精神得到积极的引导,他们回馈的,常常是令人惊喜的责任心与创造力。那年秋天,那方崭新的屏幕,照见的不仅是科技的革新,更是我们班师生共同成长的足迹。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